欢迎您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分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分会

发布日期:2016-12-14   阅读数量:1088

强力推进钢铁工业绿色制造刻不容缓

      为促进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广“三干三利用”技术,推进高效节能工艺和技术、设备(产品)应用,以实现钢铁行业“绿色制造”于12月7~9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召开了“第十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综合治理暨创新推介会”,来自钢铁企业及相关钢铁行业协会、政府环保部门、冶金科研院校、优质冶金节能环保供应商总计24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此次大会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分会主办,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工业网和阳光采招网,《除尘气体净化》、冶金工业微信公众平台承办。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分会主任崔丽丽主持了上午会议。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张雪斌首先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以及国家“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法律政策动向作了深入解读使会议代表视野更开阔,对深入开展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增加了信心;通过会议多篇学术论文交流,促与会代表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大量钢材。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升并持续实现几年高增长,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而是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总需求波动下降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在我国钢产量2014年达到8.2亿吨高点,表观消费量2013年达到7.6亿吨高点后,预计“十三五”我国钢铁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国内粗钢消费量2020年将下降至6.5亿~7亿吨,产量7.5亿~8亿吨,表观消费量将比2015年7亿吨减少5000万吨左右。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将是近几年钢铁工业第一要务。


      随着能源环境约束增强,钢铁工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较老标准更加严格,目前不少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钢铁工业吨钢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虽逐年下降,但由于规模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总体较大。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极限。“十三五”期间,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强力推进钢铁工业向绿色制造发展。即强调钢铁工业要通过实施绿色升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绿色升级改造。具体解读是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大大加严,对于成熟可靠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要在行业内全面普及,节能环保投入有欠账的企业要尽快完成改造。对于节能环保难点技术要开展专项活动,加快推广应用。对于环境影响敏感区、环境承载力薄弱的钢铁产能集中区,要推进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水平。针对钢铁产业集聚区内由于公路运输造成的大量扬尘等问题,有关地方要探索和实施物流集中铁路运输方案,减少无组织排放。
要结合“十三五”期间粗钢产量缓降态势,以及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实际,坚持贯彻执行《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和15%以上的总目标。

      国际电除尘委员会名誉主席王励前做了“关于烧结机除尘和脱硫的若干问题”,中国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育杰教授做了“烧结烟气脱硫排放烟气脱尾治理方案方法分析”。


      会议还对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政策作了解读,并对2017年钢铁企业节能环保工程环评项目、拟在建项目进行了信息发布,多家优质供应商企业对众多冶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推介交流。


      德龙钢铁、山钢、永钢、沙钢、泰山钢铁、裕华钢铁、山西建邦钢铁、首秦、明芳钢铁、盛隆冶金、梅山钢铁、马钢、邯钢、济源钢铁、澳森钢铁、宁波钢铁、莱钢永锋、西宁特钢、立恒钢铁、荣程钢铁、新普钢铁、金马钢铁等70多家钢企的109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分别向大会介绍了本企业的节能环保成果及发展展望。



     代表们会后集体参观了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炉平台―水处理中心―原料仓―能源中心―炼钢转炉主控室等,代表们对德龙钢铁的环保建设给予了高度好评。